Vitalik 提出極簡主義以太坊開發藍圖,減少技術債丶降低開發門檻

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近日發表技術長文,提出以「簡潔性」作為區塊鏈未來可擴展性與韌性的核心路線,並進一步建議以太坊主網應在未來幾年逐步從現行的虛擬機 EVM 過渡至更高效、更易驗證的新架構,如 RISC-V,甚至可能採用 Cairo,實現全面的協議簡化。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Vitalik 借鑑比特幣的簡潔特性
Vitalik Buterin 指出,過去以太坊在擴容與應用彈性上取得諸多成果,如 Fusaka 硬分叉將大幅提升 L2 資料空間、Merge 的完成讓公鏈轉向權益證明 (PoS),並持續推進零知識可驗證性與抗量子運算機制。但若要真正成為全球信任的金融與資料基礎層,「協議簡潔性」將是被低估卻不可或缺的關鍵。
Vitalik Buterin 表示,比特幣的成功很大一部分來自簡潔性:一條鏈、一串區塊、每個區塊透過簡單的工作量證明機制驗證,幾乎任何開發者都能理解甚至重新實作。相比之下,以太坊因採用較複雜的虛擬機、眾多預編譯函數與歷史包袱,使得新客戶端開發門檻高,協議參與者減少,甚至造成治理過度集中。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而讓以太坊變得更簡潔有什麼好處呢?
- 讓更多人能理解與參與協議的研究、開發與治理,減少技術門檻導致的精英壟斷。
- 降低開發與整合成本,如新客戶端、新 ZK 證明器、新開發者工具。
- 減少長期維護成本。
- 降低系統性漏洞風險,讓 bug 更容易被發現與修正。
- 減少社會攻擊面:組件越少,越不容易被特殊利益把持。
他坦言,以太坊目前過度複雜的協議架構有部分源於自己的設計決策,並呼籲未來應以簡潔為優先原則,讓協議不但易於理解、參與、驗證,更能提高安全性與開發效率。
從共識層到執行層的簡化藍圖
Vitalik Buterin 描述了未來五年以太坊可實施的幾項重大簡化提案,涵蓋共識層與執行層。去年曼谷 Devcon 期間,曾提出 Beam Chain 的解決方案。Beam Chain 試圖融合過去十年間在共識理論、ZK-SNARK、質押經濟學等方面的經驗,打造一個更長遠、最佳化的共識層。但新的共識層比當前信標鏈 (Beacon Chain) 更簡單。
(以太坊最具野心計畫,一文速覽 Justin Drake 在曼谷 Devcon 提及的 Beam Chain 是什麼?)
共識層簡化:
- 採用三時隙終局 (3-slot finality),取消了 slot 與 epoch 的區分、committee 洗牌機制、同步委員會等機制,基本實作只需約 200 行程式碼,且安全性幾乎是最佳解。
- 採用 STARK 聚合證明,允許任何人擔任聚合器,不需信任中心角色
- 重構驗證者機制,包括入場、退出、提款與非活躍懲罰等,以簡化程式邏輯與規則保證。
執行層 (Execution Layer) 重構則聚焦在捨棄現行 EVM,過渡至 RISC-V 虛擬機或其他 ZK 友善的 VM,獲得超過 100 倍的效能提升。Vitalik 表示這能實現根本上的效率提升,因為智能合約能在證明者 (provers) 內部直接執行,省去解譯器開銷。與 EVM 相比,RISC-V 非常簡單。也為開發人員提供更多選擇,Solidity 和 Vyper 可以新增後端來編譯新的虛擬機。
他表示如果選擇 RISC-V,那麼使用更多主流語言編寫的開發人員將能夠將他們的程式碼移植到 VM。也消除大多數預編譯的需要,只保留少數高效能需求 (如橢圓曲線),未來量子電腦出現後也可能移除
(以太坊換心手術?Vitalik 提案 Ethereum 執行層可能全面汰換 EVM,改用 RISC-V)
Vitalik 鼓勵以太坊設立代碼行數上限以實踐極簡精神
在文章結尾,Vitalik Buterin 呼籲以太坊社群應將「簡潔性」視為一種精神,如同去中心化一樣,是協議韌性的根源。他建議,以太坊未來可效法 AI 專案 tinygrad,設立明確的「最大代碼行數上限」,鼓勵協議邏輯減法設計,並避免把非共識必要的歷史邏輯混入主流程中。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ethereumSimplifying the L1Vitalik Buterin以太坊衍伸閱讀
- 淺談 Lorebuilder 如何引領幣圈文藝復興:需要有人造神話,不需要行銷人
- 以太坊換心手術?Vitalik 提案 Ethereum 執行層可能全面汰換 EVM,改用 RISC-V
標題:
地址:https://www.pressbased.com/post/12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