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Crypto 成下一波熱點?幣安 CZ:地籍、身份驗證成區塊鏈突破口

幣安創辦人 CZ 於 5/3 在杜拜舉辦的 Token2049 大會上,暢談他對比特幣的長期信仰、區塊鏈潛力以及 AI 加密 (AI Crypto) 的未來,還點出目前創業圈最欠缺的是「有執行力、富有使命感的領導者」。最後他強調自己一直都是看好區塊鏈發展,無論牛熊。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市場難預測,但長期來看我們仍處早期
CZ 率先表示,不管是 2019 年加密寒冬,還是 2022、2023 年的波動期,他始終看多。
他認為市場雖然大致呈現「四年一循環」,但這一輪究竟會長還是短,沒人能準確判斷。但假設用 10 年來看,整體還是處於早期,不只比特幣,以太坊也是。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很多人說各種幣怎樣怎樣,但說真的,會長期跑贏比特幣的少之又少,而且都是從很小的市值開始起飛。」他強調。
ETF 資金推升比特幣,機構遷徙仍需時間
他指出這一輪牛市的最大動能來自「ETF 資金潮」,而這些資金基本上都流向比特幣,因此以太坊與其他山寨幣相對漲幅較少。
「錢只要進到幣圈,最終會擴散出去。」CZ 強調。
而機構從比特幣 (BTC) 轉向以太坊與其他資產的速度通常較慢,但方向將會一致。
地方監管、基建限制全球化效率
談到監管,CZ 坦言許多政府仍執著於「在地化」方案,包括:
- 託管
- 訂單簿
- 營運團隊
但他提醒,這非常沒有效率,尤其是冷錢包設計需要全球分散、具有信任度的人員簽署,沒辦法在每個國家都複製。
「我們連設一個全球安全的託管解決方案都很難了,更別說設 200 個。」CZ 苦笑著說。
國家陸續入場,美國、不丹都持幣儲備
有趣的是,他透露不丹、一些開發中國家還有美國,實際上已經將比特幣列入國家資產儲備。
不丹甚至早在幾年前就開始用清潔能源挖礦,如今已增持以太幣 (ETH) 與 BNB。
「一旦大國開始囤幣,小國也被迫跟進,因為你越晚進場,成本就越高。」CZ 強調。
(由央行融資帶動的比特幣挖礦大國,不丹躋身全球第四大 BTC 持有國)
呼籲小國先用第三方託管,大國再建自用冷錢包
CZ 透露,他正協助多個國家設計「加密貨幣戰略儲備」,並提供實務建議。
「資產少的國家可先用多簽第三方託管,等儲備金額大到一定規模再建自有冷錢包,避免風險過高。」CZ 強調。
(幣安 CZ 成為吉爾吉斯區塊鏈顧問!從黃金穩定幣到農業鏈,力拼中亞 Web3 創新中心)
稱創業募資太容易,使命感越來越稀缺
他感嘆現在募資太簡單,從 ICO 到 NFT,再到迷因幣,只要有圖有故事就能上架,反而讓部分專案負責人「一拿到錢就鬆懈」。
「我們缺的不是錢,而是那種有使命感、能執行、有堅持的創辦人。」CZ 強調。
區塊鏈真正應用還沒開始,地籍、身份驗證是突破口
除了金融用途,他認為真正非金融型區塊鏈應用應該從以下著手 :
- 土地所有權登記
- 數位身份驗證
例如在非洲或日本等地,土地登記仍靠紙本文件,遺失難以補救,這就是區塊鏈能解的問題。
AI 與區塊鏈結合才剛起步,資料主權是關鍵
談到 AI,他認為下一階段重點是「AI 使用加密貨幣」,因為 AI 沒辦法刷卡、收簡訊驗證,它的結算方式只能是加密貨幣 (Crypto)。
「AI 的貨幣會是加密貨幣,而 AI 需要海量資料訓練,這些資料若透過區塊鏈來擷取,才能保有隱私與主權。」他表示。
市場會失準、趨勢不會變,區塊鏈與 AI 是未來
最後,CZ 承認過去也有很多預測錯誤,例如低估了穩定幣的影響力、也沒料到迷因幣會這麼火。但他強調:
「短期我從不預測市場走勢,但長期方向很清楚。而 AI 和區塊鏈,絕對會成為未來的關鍵技術。」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AI CryptoCZTOKEN2049幣圈幣安衍伸閱讀
- BitGo 新穩定幣 USDS 將於 2025 年推出,將分潤給提供流動性的機構
- Token2049最佳KOL成鬧劇,遭揭穿粉絲數、留言都買的
標題:
地址:https://www.pressbased.com/post/12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