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Network 經 a16z 領投募資 1.35 億美元,推進美國但仍遭多國封殺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主導的數位身份識別專案 World Network 近日宣布完成 1.35 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領投方包括知名創投 a16z 與 Bain Capital。然而,隱私問題也使其面臨來自巴西、印尼與德國等多國政府的嚴格審查,引發外界對其「虹膜掃描換加密貨幣」模式的道德與合法性質疑。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World 融資 1.35 億美元:a16z、Bain 領投
World 官推宣布,已完成由 Andreessen Horowitz (a16z) 與 Bain Capital Crypto 領投的 1.35 億美元融資,並以原生代幣 WLD 進行交易。
World Foundation raised $135M from @a16z and @BainCapCrypto to accelerate scaling the real human network.
Funding was through a recent direct purchase of liquid, market-priced $WLD.
— World (@worldcoin) May 21, 2025
World 團隊表示,該計畫將用於推進國際佈局,力求擴大其在全球服務的覆蓋範圍: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擴建其虹膜掃描儀器 (orbs) 與基礎設施,並預計於美國境內六座城市開始正式營運。
(World Network 正式進軍美國!Visa 金融卡、Tinder 驗證計畫同步上線)
作為一種透過生物特徵驗證、用於證明個人真實存在的數位身份憑證,World 試圖透過 World ID 解決人工智慧與網路世界中「真假人類難辨」的挑戰。目前已有超過 160 多個國家、共 1,250 萬多名使用者完成身份登記並獲得 World ID。
代幣誘掃虹膜?多國質疑違反知情同意原則
然而,這種以加密貨幣獎勵換取使用者虹膜等敏感資訊的行為,也持續受到各國監管機構的抨擊,懷疑其「以幣誘掃」模式侵犯了使用者的知情同意權。具體包括:
-
巴西國家數據保護局 (ANPD):今年 1 月要求停止營運,若不遵守將每日處以 50,000 巴西雷亞爾 (約8,851美元) 罰款。
-
印尼數位通訊部 (Komdigi):今年 5 月暫停 World 商業執照,稱未依規完成數位資產服務提供者的登記程序。
-
德國巴伐利亞資料監管機構 (BayLDA):去年 12 月要求其遵守歐盟《一般資料保護條例 (GDPR)》,提供使用者簡易刪除個人生物資料的功能。
(World Network 生物識別驗證用戶破千萬!數位身分與 AI 交匯仍面臨信任危機)
據悉,其他包括南韓、香港、肯亞、西班牙及葡萄牙,也都正在著手進行調查或已實施應對手段。
當偉大願景遇上現實風險
即便 World 專案的初衷是以「區塊鏈 + 生物辨識」打造一個公平且普世的數位身份系統,讓所有人都能在數位經濟中擁有可驗證的存在證明。然而,當這一願景透過高度集中且涉及敏感個資的運作方式推動時,便引來了極大爭議。
從使用者的知情權、數據安全,到地方法規的遵守問題,這些爭點恐將成為 World 專案全球擴張的最大障礙。
目前,World 正積極與多國政府展開調查對話,試圖釐清其商業合法性與資料處理問題,但未來能否重獲信任,仍是一場看不見盡頭的長期攻防戰。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衍伸閱讀
- Bitget Wallet 發布品牌升級後的產品路線圖,聚焦「交易、理財、支付、探索」四大場景
- 不讓 Apple 與 Meta 獨佔!Google 攜手 Gentle Monster 推出「AI 智慧眼鏡」
標題:
地址:https://www.pressbased.com/post/13221.html